您好,欢迎来到艺赛网! 公众号
赛事新闻 赛事资讯 艺术前沿

艺术赛事网:众说纷纭话“艺术比赛”

浏览数:

2015-06-30 15:23:39 来源:中国艺赛网
本期我们邀请了周广仁、朱雅芬、鲍蕙荞、周铭孙和盛原老师,一起来众说纷纭。

 

 

周广仁:我觉得这样的主意太好了!比起写文章来讨论,可以更加直截了当。

 

朱贤杰:那么就请您先开始好吗?我想,这次就先以“比赛”这个话题来谈谈。因为今年的第三期《钢琴艺术》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比赛这个话题》,我在文章中说:“音乐比赛已经如此深入地渗透到我们的音乐生活之中,甚至可以说,它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音乐演奏界的生态。”可是将比赛作为一个话题来专门讨论的,还并不多见。

 

周广仁:我认为19世纪开始流行的音乐比赛,对于全世界钢琴演奏水平的提高,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竞争,使得参赛选手必须拿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比赛也使得各个钢琴家有了互相交流的一个平台。二战之前已经有一些非常重要的,难度很高的国际比赛,例如,英国的利兹比赛,比利时的伊丽莎白皇太后音乐比赛等等。二战之后,一度停止的华沙肖邦国际比赛也恢复了。1951年,我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首次派出选手之一,参加国际音乐比赛,去了在德国举行的“世界大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当时的“东柏林”到处都是废墟,满目疮痍。但是,那时候的音乐比赛反映出战后人们想要恢复正常文化生活的愿望。中国选手的到来,也让世人了解了新中国。人们惊讶地说:“中国也有钢琴家啊?”比赛结果,苏联的拉扎尔·贝尔曼得了第一奖,我得了第三,在当时仓促准备的情况下,算是不容易了。

 

朱贤杰:是的,贝尔曼这样的钢琴家是多么厉害的啊!我最近听到了您在50年代时在德国舒曼国际钢琴比赛时候弹的舒曼的《幻想曲》,那是比赛现场录音,真是精彩!而您作为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的创始人之一,从1994年起,看着这个中国最重要的钢琴赛事一步步成长起来,以及目前国际国内已经有这么多各式各样的钢琴比赛,会有许多感触。

 

周广仁:1994年创办的中国国际钢琴比赛,事实上是由靳凯华和黄雅老师发起的,当时我还给她们泼冷水,因为一个是没有资金,一个是没有人支持。但是她们很坚决,认为连日本与韩国都已经举办了国际钢琴比赛,中国这么一个大国不能没有钢琴比赛。筹款与拉赞助等等都是她们办的,我所做的,就是利用自己参加过30多次国际比赛的经验,和人脉,把比赛办得向最高的国际标准看齐。原本打算三年一届,后来因为97年正好是香港回归,活动太多,第二届比赛延期到99年,第三届比赛又因为遇上“非典”,延期到2004年。我一共担任了三届比赛的评委会主席,第四届开始就由鲍蕙荞老师担任了。利兹比赛的创办人范妮·瓦特曼说:“我花了40年时间才将比赛搞成目前的样子,你们在这么短时间里就把比赛搞得这么好。”我觉得,没有这样的比赛,中国的钢琴水平不可能提高得这么快,也不可能有目前这样的大普及。尤其是听众的欣赏水平提高得太多了。范妮·瓦特曼说,来听音乐会的小孩子这么多,又是这么安静,这么乖,不可思议。遥想以前顾圣婴到北京中山音乐厅开独奏会,听众很少,我特别难受,现在的大环境真是不一样了。

 

朱贤杰:那么您认为,评审的方法中,打分还是投票哪一个比较好?

 

周广仁:我认为投票比较好,尤其大型比赛。

 

朱贤杰:谢谢周先生!鲍老师您好!您担任了第四、第五与第六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的评委会主席,并且已经在筹备第七届的比赛,请您谈谈您的体会。
 

鲍蕙荞:当今世界上,国际比赛多如牛毛。即便在中国,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钢琴比赛也很不少。

关于比赛的不同看法,中外都有,并且一直都有。我本人认为,比赛的本身是有积极意义的。无论专业或业余钢琴比赛都是一个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重要平台。如果能在一个国家举行世界性的国际比赛,也是这个国家对音乐艺术重视程度和综合实力的一个侧面的显现。可以设想,在一个极端贫穷落后的国家,怎么可能有能力举办一个大型的国际音乐比赛呢?

中国最重要的国际钢琴比赛之一是文化部主办的中国国际钢琴比赛

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创立于19949月。创始人之一的周广仁先生亲自担任前三届评委会主席。我从2007年第四届比赛开始,接手担任评委会主席。我们都努力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办成一个干净的比赛。20年来,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做到了零投诉,公平公正的名声已经在国际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好评。

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在成长的道路上向世界上很多重要的国际钢琴比赛学习了很多东西,比如:六位获奖选手的赛后中国几个城市的赛后巡演及比赛冠军与那索斯唱片公司签约录制一张CD等。我们还将继续努力,使中国国际钢琴比赛不断和国际接轨。

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已历经了20年之后,从2016年的第七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即将由三轮比赛制改为四轮比赛制。这意味着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将向努力办成世界重大国际钢琴比赛迈开新的、坚实的一步。

我们会持续不断地努力,将中国国际钢琴比赛办成一项有影响的世界重大国际赛事。
 

朱贤杰:好的,谢谢鲍老师!周铭孙老师您好!您与我都连续参加过几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担任特邀评论员,想听听您的看法。
 

周铭孙比赛这个话题,其实是一个涉及相当广泛的话题,其中也十分复杂。

你关于比赛的文章全面、详尽地研究与论述了国际性的钢琴赛事,读后让人有很多启发。我认为对于我国选手来说,必须首先对世界上众多的国际钢琴比赛有一个多方位的了解与分析,从而决定去参加哪个比赛,并更有的放矢地做好准备,以取得更好地结果。

其实,在对参赛的必要与否这个问题上,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也有完全不同的结果:钢琴家们通过国际大赛获得大奖,自此名扬四海,并经过数十年的历史考验,一直享誉天下的例子是不少的。但评委也有当时在选择上的偏差或者是并不可能对选手今后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估计(要做到这种预见,未免对评委也太苛刻了!)。最有意思的例子是,希夫在1975年参加里兹钢琴比赛时,据说当时评委图雷克因为不喜欢他弹的巴赫给他打了零分。那碰到这种事怎么办呢?当然夺不了冠了!可是时间证明了希夫如今是一位多么伟大而成功的钢琴家,作为巴赫作品的杰出演绎者,希夫与图雷克有着完全不同的特点与风格,但他(她)们都是站在顶尖的人物。

再说内田光子,她参加过不少比赛,数次获第二名,可是就没得到第一名。但到如今她演奏的莫扎特、舒伯特,是多么精彩。当时的第一名现在能比她强吗?

所以,比赛的胜负或者名次并不能说明一切。评委的构成不同、趣味不同,加上每个选手的发展道路不同,事情不一定那么公正,事物也总是在变化的!关键是谁能笑到最后。

以上只是参加比赛的情况,而还有一些不是靠比赛而成功的钢琴家,朗朗与王羽佳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俄罗斯的基辛、挪威的安兹内斯……他们的成名并不是靠比赛,但如今他们如日中天,成为了真正的无冕之王

说实在。现在弹得很好”“弹得很完美的人太多了,这只是去比赛的准入条件而已!对我们中国人来说,难的不在于技术能多好,而是音乐上能否有说服力。因为那些古典、浪漫的曲目,对欧美人来说,人家是母语,我们从天然上就隔了一层,远了一步。所以我们要下更多的功夫,进行更多的研究,跨过这一大步,并有所新的感悟与发现。我想,只有能给人留下最深、最有说服力印象的人,才能有成功的可能与希望。
 

朱贤杰:以上我们都是集中谈了国际比赛的这方面。可是在现实音乐生活中,我们面临得更多的是各式各样的面向青少年和琴童的比赛,这已经成为我们音乐生活中的一种常态,也是所有钢琴老师、学生与家长普遍关注的问题。比赛的利弊在哪里?我们应当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
 

周广仁:除了国际比赛,我们现在还有许多面向青少年的比赛。但是,既然是比赛,那么评委评审的结果,获奖者总是少数,对于小孩子,没有获奖难免会觉得受到打击,每次我担任评委,要宣布评审结果,心里总是很难受。因为如果你参加音乐会演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但是比赛就会淘汰选手。而且,如果你在比赛时弹错了,那个地方你可能一辈子忘不了,我自己就有这种经验。因此我建议,你要么不参加比赛,要参加就得充分准备。这样即使你没有获奖,也对得起自己。另外,不要把获奖与否看得太重。我担任评委的时候,观点经常与别的评委不同,这是不可避免的,每个评委的风格趣味都不一样。当然,老百姓往往只看结果,所以思想工作要跟上。

有些老师让学生参加太多的比赛,什么比赛都参加,认为只有通过比赛才能成长,那就不一定好,总是弹那么几个曲子,抄冷饭,达不到学习提高的目的。
 

鲍蕙荞:对于业余学琴的孩子来说,学习钢琴本身的好处已不用多说。通过准备比赛,可以精弹一些曲目,进一步提高弹钢琴的兴趣。还可以培养重在参与的开放性心态,并有机会学习其他孩子的优点,这本身都是很好的事。有一个曾在我们鲍蕙荞钢琴艺术培训学校学习过的孩子,后来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又赴美深造。他在学习计算机和金融专业的同时,多年坚持弹钢琴。现在不但在美国有了较好的职业,同时还参加了一些业余国际钢琴比赛并获奖。他觉得在比赛中认识很多朋友,交流切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对于专业学生来说,参加比赛更是提高自己、锻炼舞台经验的好机会。如果抱着学习和锻炼的心态去比赛,更会通过比赛有很大的提高和极多的收获。当然,对一些有才能、高水平的青年钢琴家,在比赛中崭露头角也是向外界展现自己实力的机会。有可能使他们的职业生涯得以更好的发展。

所以,无论我的专业和业余学生,我都会在适当的时候鼓励他们参加一些适合自己的比赛。

但是,我有一些原则不会改变:

1. 对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来说,树立正确的比赛观至关重要。应该认识到,比赛只是学习进程中的一个加油站检查站,绝不是只为获奖和出名而比赛。

2. 比赛的曲目可以精弹,但绝不永远抱着一套曲目投奔各个比赛。平时仍要坚持踏踏实实、循序渐进的原则,大量学习、积累不同时代、不同风格、不同作曲家的作品。

3. 永远抱着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参赛。在大的国际比赛中,无论获奖与否,都要向获奖的选手祝贺。

4. 老师自己更要树立正确的比赛观,不要让自己的虚荣心泛滥和作怪。

5. 如果明显看出比赛的主办单位是草台班子,比赛的目的是圈钱,我会禁止学生参加这样的比赛。
 

周铭孙:关于比赛,国际比赛只是一个高端的话题。而大量的国内钢琴比赛,特别是少年儿童的比赛是围绕在广大学钢琴者周围的。譬如从北京来说,星海杯是最专业化的,希望杯上是最大众化的。这都是举行了多届的、口碑很好地比赛。但社会也有许多的不同规模、不同名目的比赛:由某个单位发起的、由某个琴行组办的,甚至由某位个人用什么名义办的,其中难免会有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情况。这往往会使人十分困惑。我认为,作为个人,需要明辨是非,依据艺术专业的标准去做出自己的选择,才能通过参赛取得更大的进步,明确前进方向,在更规范的道路上健康地成长!

我建议有参赛经历与愿望的人,可以谈谈自己是如何勤奋学习,并通过参赛取得进步与成绩的。也可以介绍通过参赛总结出的一些经验或教训的。甚至可以谈谈自己的一些参赛经历中,有可能给别人一些警示或注意的生动事例。我想,无论是哪个方面或高度,只要是真实的体会与感受,就肯定会对大家有益!
 

朱贤杰:非常感谢三位前辈老师的发言。我们也请了盛原老师来谈谈,结果他发来一篇文章,真的是有感而发,有话则长。这里把盛原老师关于比赛的文章刊登如下。盛原老师除了在1994年第一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他还获得过以下这些奖项:阿瑟·鲁宾斯坦纪念奖,美国纽约,2003年;古巴哈瓦那第一届塞万提斯国际钢琴比赛第一名,2000年;意大利第13Marsala国际钢琴比赛第三名,1997年;西班牙第39届哈恩国际钢琴比赛第二名1997;美国纽约大纽约地区肖邦比赛第二名,1995年。等等。但是,作为这么多比赛的获奖者,他在发来的文章里面,完全没有提到这么些奖项,让我们看看,他谈了些什么?

 

盛原:关于比赛的文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大家在读了标题之后,会不会觉得我要讲比赛获奖的诀窍?对了,而且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获奖。请大家耐心读完。

 

我十四岁第一次参加音乐比赛,有幸得了个第一名,之后校内的校外的,地区性的,全国性的,国际性的比赛参加了无数,偶尔得几个奖,大部分被刷掉。当然这几个偶尔也必然的登上了我的简历的第一段,起码在我艺术生涯的开始一段时间。后来觉得以比赛获奖者身份在音乐圈混实在有些与我的理想和理念不符,就把简历里获奖的这一段也给删了。我与比赛有关的经历,大体如此。

 

青年时参赛有很多切实的感受,现在年纪大一点了,对比赛也有了很多反思。感受和反思一起讲吧。

 

作为参赛选手,我参赛时演奏的状态是永远比不上我弹音乐会时的状态的。参赛时我会花很多心思告诉自己不要忘谱,不要弹错音,音乐表现方面就会相对保守,因为怕被刷掉。当然我也有在比赛中弹疯了的时候,但是结果就不那么尽人意了。就像一位国际知名评委在一次比赛中给我写下的评语: “Please come to the next ChopinCompetition, you will win if you don't play wrong notes.” 我听了这位评委的建议,去参加了肖邦比赛,结果又是play了一些wrong notes……当然我被刷掉是不是因为play了一些wrong notes我也没有去问每一位评委,但是我也发现了比赛中经常出现的另外一种现象……

 

我经常会发现我在一次比赛弹完后会有十分两极的反应,不论来自评委或观众。喜欢我演奏的人会来说我弹的怎么怎么好以至于他们都飘飘欲仙了;不喜欢的人,当然也是十分诚恳或者真是太不喜欢的人会来说他们觉得我的演奏怎样的令人感到不适。当然在这种情况发生时我是不会得奖的,因为可能会有近一半评委给我一个低分或反对票。我想这种情况也会发生在别的选手身上。当所有选手的演奏都很完整时,那么评委的趣味就成了评判的主要标准。全世界所有的重大比赛都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国的不同背景的评委来评判以彰显比赛的国际性,那么这些评委必定有着迥异甚至相反的审美标准和趣味,他们各自选出的理想选手们往往不会得到评委们一致的认同,而他们所有人都选出的还可以的选手往往因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的比较认同而最终胜出。我并不知道所有比赛里每一位评委的真实想法,但是这种情况不但据我观察时有发生,我也从评委那里听到这样的话,而且其实用脑子推算一下也可以想出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听到的当今的一线演奏家,他们的演奏风格往往是完美的,中庸的,而缺乏个性的。诚然,他们的风格也不同程度各自迥异,但是把他们的演奏和前辈大师们的演奏对比一下,就发现了他们——或者我们的苍白。想想历史上的人们:鲁宾斯坦、霍洛维茨、科尔托、拉赫玛尼诺夫、霍夫曼、契卡斯基、莫伊塞维奇、施纳贝尔、巴克豪斯、肯普夫、聂高兹、索弗兰尼茨基……他们的高度和深度,他们的同曲异工,但是又在哲学高度上的异曲同工。再想一想当今的演奏家们……我为当今音乐演奏艺术在灵魂高度的整体下降而感到惋惜。现代人生理的技术进步了,而用音乐表现灵魂的技术——也就是艺术本身,退化了,为什么呢?

 

我想, 20世纪与之前的音乐环境相比有几大不同,一个是作曲与演奏的分离,一个是录音的出现,还有就是比赛在音乐生活中的常态化。这三个因素都无疑对现代音乐生存环境和艺术本质本身发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巨大而复杂的问题,但是如果用最简洁的话总结这些影响,就是作曲与演奏的分离使演奏艺术变得更加细节化,完美化,深入化但丧失了作曲视角的高度;录音的出现使演奏艺术变得更加注重演奏的完美完成而忽略了稍纵即逝的瞬间美,哪怕并不完美;而比赛,因为他对演奏的硬性标准即完美完成的要求和评委们对不同趣味不可避免的主观冲突而造成的客观的不尊重,使得现在演奏日趋完美而乏味,千人一面。

 

前两个因素不说了,不在这篇文章讨论的范围。关于比赛,其实它的优点还是不少的,我作为选手就有很多亲身体会:可以有短期目标,督促我练琴,可以借机会旅行,可以互相学习促进,可以交友,可以积累舞台经验,可以锻炼意志……当然如果得奖了,还有名,有利,有风光。其实作为比赛各方面的参与者,都是有可图的。引用一位知名钢琴教师的话:作为资助者、主办方,是宣传,是形象;作为评委,是荣誉、地位,和一些酬劳;作为观众,是听音乐和参与评论的乐趣;作为媒体,是报道的内容和广告的收入;作为选手,是前面说过的一切和万一得奖的诱惑。也正因为所有这些实际运作的可行性,使得音乐比赛可以在无奈、争议、抱怨、批评、指责甚至谩骂声中生存下去,甚至蓬勃发展。但是这位知名钢琴教师没有说的而我想在这里补充的,就是:音乐比赛似乎对一切参与者来说都是有利的,唯一受到伤害的,就是最纯洁、最崇高,也是最脆弱、最无助的——音乐。

 

当然,我上面说的比赛好像都是高端的大型比赛,好像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和参与的小比赛们没有什么关系,比如地区性的,给孩子们办的小型音乐比赛。家长和老师们让孩子们参加比赛,往往也就是想给孩子们一个学习的动力,短期的目标,上台的机会,长见识、互相学习的机会。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好。而且有一些竞争,让孩子们有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锻炼,也是一件好事。

 

但是我认为,所有这些上面说的好处,都可以用其他的方法代替。比如说学生演奏会。学习演奏会也同样可以给学生们提供短期的学习目标,学习的动力,上台的机会,长见识、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如果想有更多的交流和探讨,演奏会后还可以有老师的点评和学生间的讨论。而社会大学中的竞争元素也暗藏在学习演奏会和音乐会中。孩子们在听到别人的演奏时,心理上一定是在把别人的演奏和自己的相比的。听到比自己好的演奏时暗自自卑,听到不如自己的演奏时沾沾自喜。这时就是家长和老师可以正确引导孩子的心理和教给他们学习态度和方法的好机会了。但是这种在音乐会和交流中的竞争,是真实的,不可避免的,必然存在的,如果引导得好还是有益的;而不像在比赛中,把竞争表面化,夸张化,人为化,甚至因为尊重比赛规则而不尊重音乐不可评判的本质或不尊重现实中有时难分高下的事实。而这种把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元素过早地、夸大地人为呈现给孩子们,是必定会剥夺他们的心灵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快乐的能力和敏感度的。不论得奖,或者不得奖,都是如此。孩子们会因为有了比赛而为了面子而学习,而不是因为学习音乐本身的快乐。他们不会把和音乐交流、和他人分享的快乐体验当作学习音乐的目的,而是把成就自我、胜出对手当作弹琴的狭隘目标。所以我本人是不热衷于让年龄小的学生过早参加比赛的,年龄大些的学生我也是先给他们做足了思想准备工作,让他们不忘音乐的初心,而其他的都没那么重要。我本人也是拒绝当比赛评委的:年轻时伤害过我的事,长大了不参与。我也希望老师和家长们让孩子们参加比赛时慎重考虑,而经常主办比赛的琴行、琴厂、学校、和政府部门等,我呼吁大家多办音乐节、音乐会、音乐汇演、交流会、研讨会等,少办比赛。多用传播爱心的方式获得社会的认可,而不是通过扮演权威角色而获得大众的尊重。

 

我们这个世界似乎充满了太多不可避免的竞争和现实的残酷和丑恶,孩子们和年轻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不断地会接触到这些方面,都是不可避免的,这也会使他们成长,成熟。但是我认为,音乐应该是出离生活,调和生活,反思生活,回馈生活甚至于指导生活的一片大隐于市的灵魂净土,她也应该是人们生活中一片纯洁神圣的个人和社会角落。而把这片净土也赋予繁世的嘈杂、攀比、功利、虚荣、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学习音乐呢?

 

但有幸的是,音乐还可以继续发展,音乐的存在形式还可以继续发展,我们还可以继续发展。具体今后怎么发展,大家可以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也许是少办一点比赛,多半一些音乐会、音乐节和音乐会系列?)但是我深信很多事情的转变是由思想的转变而引起的。我们需要的是充满火花,充满生命力和内心表白的音乐,哪怕她有残缺,有争议;我们需要的更是真实的、温馨的、单纯的、充满快乐、包容和慈悲的音乐生存空间和学习音乐、体验音乐的环境,哪怕她无法提供个人简历中光鲜的词条。其实我也相信,音乐演奏艺术的未来在质上的转变,甚至于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复兴也不为过——并不难实现,只要我们的审美观里多一些唯美,天真,单纯,少一些功利,少一些权威崇拜,少一些对形式美的迷恋,音乐就在每一个的人的心中复活了。有了这个信念,弹音乐会也好,参加比赛也好,参加考级也好,聚会沙龙也好,自己弹着玩也好,录音也好,或任何形式的聆听也好,就都成了不同形式的阶梯,只为了通往音乐……给头脑和灵魂带来的快乐和享受(节选自巴洛克音乐理论家、巴赫的表兄约翰·哥特弗里德·沃尔特编写的《音乐词典》中对音乐的解释)。

 

对于音乐在社会中的发展来说,我们应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而对于每一个你我来说,事情其实来得更简单,只要不忘初心,便即可得到始终了。

 

朱贤杰:谢谢盛原老师发来的文章!我们不仅读到了许多充满哲理的思考,他对于比赛的反思和切身感受,更看到了他对音乐的那一份执着与热爱,给了我们很大的启迪。最后我们请朱雅芬老师谈谈。朱雅芬老师您好!前面几位老师就“比赛”这个话题发表了不同的观点,最后请您来做一个“总结性”的发言来结束这期钢琴论坛好吗?
 

朱雅芬:前面几位老师的发言都很精彩,发人深省。我也简单说几句吧!我认为,尽管比赛有许多问题与不足,但是,总的来说,比赛是好事。它是青年学生,钢琴家展示才能,学习交流,体验舞台演奏的难得艺术经历。无论是成功的喜悦,或是挫折的磨练,都是成长中的宝贵财富。

比赛也有可能产生负面效应。比如:过分看重比赛,过分看重比赛的结果。评价一位年青钢琴家,不是看其成长过程,不是看他的才能和发展潜力,而首先看他参加了什么比赛,得了什么奖。为获奖而参加比赛,为获得评委的高分而选择高难度的炫技曲目,忽视音乐,久而久之,会改变自己的艺术标准和情趣。年轻钢琴学生如过多参加比赛,忽略正常的学习提高,更会影响健康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艺术比赛有其特殊性。它不同于体育比赛,可以科学计算成绩,艺术比赛没有绝对统一的标准。评委成员有不同的审美观点,不同看法,任何比赛的评委会内部,都不可能完全统一。每次比赛的结果,只是当时当地某个评委会的评审结果,它只能做到相对客观公正,而不可能有绝对统一的“真理”。过分看重一次比赛的成败而忽略长远的路途,是最大的损失!


获奖不是“终身制”。更不可能通过一次比赛的结果,来论定一个人的长远艺术事业。对一次比赛结果的过分宣传,有时会失去其本意。比赛为年青人提供机会,但一个成功的生涯要有长远的发展,即使是天才,也要不断提高,成熟,要防止下意识地鼓励浮夸。由于种种原因而比赛失利,不等与完全失败,可以从中学习总结,走向更长远的成长和成功。获大奖而继续向前走则更加艰难,要有更高的目标和坚韧的意志和毅力。获大奖后逐渐无声无息的,也有不少例子。年青的钢琴才子们要冲破比赛认识方面的误圈,敞开胸怀,通过长期坚实的努力,走向长远的目标。愿比赛成为鼓励更多人才的出现和成长,提供健康的土壤。

 

朱贤杰:衷心感谢各位老师的文章与发言,感谢你们对第一期钢琴论坛的鼎力支持!确实,比赛这个话题,可以谈的还有许多,比如规定曲目的导向、如何为学生准备等等,而且在钢琴教学与演奏中,当然还有许多更为紧迫的问题需要讨论。期待不久的将来在这里再见,也希望广大读者与作者参加到这个论坛,踊跃发表你们的看法。同时希望你们提供你们所关心的话题,把这个论坛办得生动活跃,贴近当下,套用一句现在流行的话语:你们所关心的,就是我们所关注的。

 
分享到:

版权所有 Copyright(C)Rancho Santa Fe Culture Communication.,Ltd (京ICP备15013199号-2)技术QQ:603222316

泰兴筋斗云网络